奈世人沉溺莫挽,深为可慨,兹特再即此方之理推之,与仲景之白通汤同法也;桂枝龙骨牡蛎汤同法也;大、小建中汤同法也;即与后贤之参附汤、封髓丹、阳八味皆同法也。在上有在上之阴阳实据,在中有在中之阴阳实据,在下有在下之阴阳实据。
玉茎之举,必须心火下照,又可见天三生木之机,此就其形体而言,其中之精义实微,未可尽泄。若瞑目谵诘,脉空无神,又当回阳,不可养阴。
邪壅于阳阴,则有干呕之条。食五谷之子,多半饮食,或是外感,按定病情治之。
予尝以白通汤治此病,百发百中。今阴升而阳不升,更以阴药助之,阴愈升而阳愈降,不死何待。
若不急用白虎以清热,人参以养血液,邪火益盛,即有不要扑灭之势,故白虎又是阳阴之腑方也。夫呃逆之病,原有寒热之分。
姑无论其舌之青、黄、赤、白、黑、干润、燥裂、芒刺满口、红白相间、黄黑相兼,统以阴阳两字尽之矣。逆则呕吐、泄泻必作。